就今天的小程序而言,還是微信生態的一部分。要理解電商和小游戲這兩大市場在小程序的崛起,就不能忽視微信生態對社交流量的挖掘。
互聯網的發展就是流量發展史,微信生態是對IM流量的極好運用,這過程中開放平臺是第一步,做到了信息的分發。
中國互聯網用戶目前是7億,過去6年增長了3億用戶。新流量的規模巨大,微信目前有10億用戶,而且大家每天都在用。互聯網一直講究時間論,微信占據了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時間段,這個流量比其他地方大了無數倍。微信生態上的流量還有另一個優勢,IM流量中傳播是天然的,只要是內容好就會迅速傳播起來,這是傳播快的原因。過去在新浪、淘寶上傳播只能投廣告,傳播效率遠低于IM。所以微信生態上的流量一是規模巨大,二是傳播性極強。
目前應用小程序最好的是電商和小游戲兩大市場,他們借助的是微信生態的流量而不是小程序的功能在做事情,這不是一個質的變化,只是在享受流量上釋放的能量。在微信公號時代已經有很多電商應用,比如一條等,早期沒有小程序的時候他們規模已經不小了,并不是因為有了小程序才找到了未來。很多公司做的好是群、公號、小程序結合的產品,而不僅僅是小程序。我理解他們的成長還是微信生態帶來的幫助。當然,小游戲是一個比較適合用小程序獲取流量的領域,他的生命周期和ARPU值都比較適合。
如果借助的還是社交流量和傳播,這個已經被用的很純熟了,各種群、朋友圈等。就像過去新浪首頁一打開都是廣告,所有的位置上也都有一個大公司了。所以對新公司來說,紅利期已經變小了。
這個事情的終局是什么樣子,沒人知道,因為變化太多。當這件事情真的能發生的時候,有用戶、數據、支付、搜索和關系,把這些事情串起來,就是一件產生巨大價值的事情。
當然,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可能是:包括蘋果在內的手機廠商不一定希望這件事情發生,所以會阻擾。現在手機廠商也在做類似小程序的事情,就看大家實現的程度。手機廠商需要更強的動力來做這件事情。
我們對小程序的看法是:小程序不應僅僅是微信生態的一部分,而是有機會單獨成為一個大平臺。小程序是在微信之下,還是和微信平齊?這背后的價值完全不一樣。今天看所有這些應用,都還是在微信之下,如果成為和微信平等的存在,他的價值才會爆發出來。就如微信支付,慢慢就變成和微信快要平等的地步,他已經擴大到了微信之外,已經跨越了不同的場景。但小程序的發展路徑會涉及到很多平衡,包括手機廠商、生態中的企業,甚至騰訊內部。
我們很希望聽到創業者對于小程序的思考,因為創業者的感知、理解要強于我們,只有創業者比投資人想的多,才會更早獲得紅利。
至于小程序本身會帶來什么新應用,要從小程序會有哪些不一樣的功能去觀察和思考。今天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:如果將小程序對標App的話,微信擁有所有數據,但是蘋果并不擁有APP的數據,或者說沒有去拿。這會帶來什么不同呢?